法蘭西共和國是位于歐洲西部的一個半議會制半總統制國家,現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意大利、摩納哥、安道爾、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隔海相望。法國在19世紀至20世紀早期是僅次于大英帝國的世界第二強國,也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之一,雖在二戰時期雖一度淪陷于納粹德國,戰后國力嚴重受損,但法國一直是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以及文化等諸多領域對世界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世界強國,因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否決權。法國是歐洲聯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八國集團和《申根公約》成員國,亦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國民擁有很高的生活質量,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首都巴黎是世界時尚之都和全球領先的城市之一。
國名
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國名源于中世紀前期的法蘭克王國。自從法蘭克王國分裂后,西部法蘭克王國沿用其名稱并演變為法蘭西。“法蘭西”(France)這一稱呼最早出現于11世紀的《羅蘭之歌》中。現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在漢字文化圈中,中國稱其為法蘭西,簡稱法國。法國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呈對稱的六邊形,三邊臨海,三邊靠陸。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5。
國旗
法國國旗三色旗是法國大革命時巴黎國民自衛隊隊旗。白色代表國王,藍、紅色代表巴黎市民,是王室和巴黎資產階級聯盟的象征。今天的法國人民也認為,三色旗上的藍色是自由的象征,白色是平等的象征,而紅色代表了博愛,正如法國人民“自由、平等、博愛”(法語:"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的宣言。1946年憲法確認其為國旗。三色帶的寬度比為30:33:37。
國徽
法國沒有正式國徽,但傳統上采用大革命時期的紋章作為國家的標志。紋章為橢圓形,上繪有大革命時期流行的標志之一——束棒,這是古羅馬高級執法官用的權標,是權威的象征。束棒兩側飾有橄欖枝和橡樹枝葉,其間纏繞的飾帶上用法文寫著“自由、平等、博愛”。整個圖案由帶有古羅馬軍團勛章的環帶飾品所環繞。
國花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科的香根鳶尾(Iris pallida),它體大花美,婀娜多姿,與百合花極為相似。但實際上,鳶尾與百合分屬兩個截然不同的科類,雖然一眼看去,似乎兩者都有六枚 “花瓣”,殊不知鳶尾花只有三枚花瓣,其余外圍的那三瓣乃是保護花蕾的萼片,只是由于這三枚瓣狀萼片長得酷似花瓣,以致常常以假亂真,令人難于辨認。此外,鳶尾的“花瓣”一半向上翹起,一半向下翻卷,而百合花的花瓣卻一律向上。另有一些鳶尾的花心深處還長有三枚由雌芯變成的長舌形瓣兒。由于歐洲人常把鳶尾花稱作“百合花”,故不少人以為法國的國花是百合花。
國歌
自由的贊歌——《馬賽曲》,作于1792年奧地利、普魯士武裝干涉法國革命的危急時刻,表達了法國人民爭取民主、反對暴政的堅強信心和大無畏精神。歌詞原作者是魯日·德·里斯爾。1792年12月,《馬賽曲》被革命政府宣布為“共和國之歌”。到1795年,被國會正式通過定為國歌。法國大革命期間,有過許多鼓舞斗志的戰斗歌曲,而最受群眾喜愛、流行最廣的當屬《馬賽曲》。之后,這支歌曾被拿破侖一世、路易十八和拿破侖三世廢止過。
馬賽曲的作者名叫魯熱·德·利爾。這首新歌,原名為《萊茵軍進行曲》,1792年4月24日,由德·利爾在斯特拉斯堡首次演奏,不久就傳遍了全國。三個月以后,法國第二大城馬賽的工人革命隊伍高唱這首歌曲,浩浩蕩蕩地開進巴黎;馬賽的俱樂部每次召開會議,開始和結束時都必定演奏這支歌曲;馬賽人在行軍路上也高唱這支歌。《馬賽曲》因此得名。
人口
6580萬(2013年1月),其中法國本土6370萬,2012年法國人口增長率為0.47%。通用法語。居民中64%信奉天主教,3%信奉伊斯蘭教,3%信奉新教,1%信奉猶太教,28%自稱無宗教信仰。
節日
國慶日:7月14日(1880年議會立法確認攻克巴士底獄日為國慶節以紀念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遺產日:9月的第三個周六和周日(1984年正式開始,最初的活動在9月的第三個周日舉辦,在當時的文化部長雅克·朗的推動下,諸多深宮中的歷史文化遺產敞開大門向公眾開放,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進而保護人類歷史和文化遺產,最初名稱為“國家文物開放日”,到1992年,開放時間延長為周六和周日兩天。)
民族
法蘭西民族是由多個民族混合構成的,除了主體法蘭西民族外,邊境地區還有阿爾薩斯、布列塔尼、巴斯克、科西嘉、佛蘭芒等少數民族,大約占了總人口的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