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之所以被稱為白色之城,是因為整個新城區建筑均為白色,各種風格云集也能稱得上萬國博覽會,市中心各種檔次的賓館、酒店、商場林立,是多的還是那摩式咖啡館和坐在街邊喝咖啡的男人,新城區的北垃就是麥地納老城,一眼就能看到標志性的鐘樓,以及有點退色而顯斑駁的老城墻,老式居民樓里仍然住著人,窄窄的小巷兩旁滿是各式小店、有的出售富有當地特色的商品。有的經營摩式風味的小吃,奇怪的是當地人看到我們,首先會問是日本人嗎?我每次都會驕傲地說,我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他們會大叫“Bruse Li! Jackie Chan!”哈哈,摩洛哥人還知道李小龍和成龍,挺會討好我們中國人。
麥地那的北面,臨近大西洋處,昂然聳立著卡薩布蘭卡的地標——哈桑二世清真寺。據說它是目前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伊斯蘭教寺院,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圣城麥加大清真寺。從海上遠眺哈桑二世清真寺錯落有致的綠屋頂,象一艘巨輪泊于大西洋岸邊,高聳而筆直的主塔是它的桅桿。這座方形主塔高度近二百米,在宗教建筑物中是世界之最,遠
遠高過埃及的大金字塔和羅馬的圣彼得大教堂。
禮拜大殿可容下二萬五千名信眾,除了玻璃是威尼斯制造外,其他所有材料都為摩洛哥本土出產。但有趣的是,這樣一座從宏觀結構到最細微的裝飾處處體現著摩洛哥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其設計者卻是一名外國人一一法國建筑師米歇爾.朋索。
朋索的設計融合了阿拉伯的思想、摩爾與柏柏爾民族的藝術,亦不排斥現代科技。例如,禮拜大殿的天頂實際上是一巨大的可移動天窗,開合由電腦控制。當我隨著一眾參觀者立于殿內仰望天窗徐徐開啟,陽光從天而降時,我意識到現代建筑確能發揮出傳統宗教建筑不可能有的功能,盡管哈桑二世清真寺從本質上說仍是一所傳統的清真寺。
邊走邊詢問著里克酒吧的地址,遺憾的是大部分卡薩人并不知道,真是“墻內開花墻外香”。正著急時猛然看到一家中國飯店,位于新老城區交界的繁華之處,上而寫著四個大字“金華餐館”,在這里看到漢字倍感親切。這家門面裝飾得富麗堂皇,可見中國特色的亭角和牌匾,上面還雕刻著雙龍戲珠,大紅的橫批上寫著“五福臨門”,鏤空的紅木大門和花窗顯得很高貴,敲門后迎出一位白發老廚師,他就是本店的臺灣老板,熱情地請我們進屋說話,店內雖然光線有點艨朧,但也能看出布置特別精致,主色調還是傳統的紫紅色,雕粱畫棟,宮燈高懸,水墨書法和古式桌椅透露出濃濃的中國情結,這大慨是卡薩市蘭卡少有的幾家中國飯店之一吧,我們說出尋找里克酒吧的來意后,老板詳細地講述了位置還廁了張簡易地圖。
順著大路向東再向北走便到達港區,那里好象是個很大的造船廠,船塢里停靠著一艘尚未完工的巨型貨輪。沿著港區與老城墻間的公路向西北走,過上一個路口便是一家很有特色的咖啡館,外而看上去就像一座小城堡,烽火臺上擺著口五門古炮.可能是過去抵御海上侵略者之用,里面的環境出奇的幽靜,再向前五十米左右終于看到一幢白色小樓,外墻上寫著“RICK’S CAFE”,這不就是傳說中的里克酒吧嗎?可惜要晚上六點半才開門,正好可以先去看看大西洋,繼續向西就是摩洛哥最大的哈桑二世清真寺,目前規模僅次于圣城麥加而排名世界第二。偌大的建筑群傍海而建,高聳的方塔,雄偉的殿堂、拱形的圓門、相連的長廊、開闊的廣場,還有上面米色和綠色構成的阿拉伯圖案,無不顯示出伊斯蘭教的威嚴肅穆。站在廣場上便可看到大海,驚濤駭浪盡收眼底,你也可以坐在海堤上,近距離接觸咆哮的大西洋,體驗那些沖浪者的快感。不經意地望擊,海邊滿是一對對情侶,在夕陽余輝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動人。在這個保守的國度,愛情和宗教也能如此相映成趣。
時間快到晚上六點半,該原路返回去造訪里克酒吧了。這是座兩層高的歐式小摟,門口和陽臺上種著芭蕉樹,門牌上記錄著建筑的歷史。店內結構與電影中的大體相同,只是黑白的變成了彩色,滿眼是鮮花、摩式燈具和飾品,服務生的打扮仍保留著片中的風格。進門便是一個別致的客廳,地上鋪著、墻上掛著毛毯,邊上有張六人用的圓桌和藤椅,靠墻是個黑色的西式壁爐。一樓的大廳里擺著幾張方桌,客人可以在這兒享用法國大餐,里而還有個挺大的吧臺,架上放著各種紅酒和洋酒,那臺鋼琴儂然靜靜地躺在一角,仿佛片中的黑人藝術家仍坐在琴前,指間流淌著那曲傷感的《時光飛逝》。順著老式摟梯往上便來到二樓,左側是一個四邊型的回廊,往下可以看到一樓的大廳,上方是尖型的玻璃屋頂,白天陽光一定很充足。回廊的四周擺著餐桌,客人也可以在這里用膳。樓梯右側是一個優雅的小型咖啡吧,墻上張貼著《北非諜影》的海報,一側的大屏幕每晚都會播放這部老電影,歐洲來們中年游客都喜歡坐在這里,品嘗著香噴噴的摩洛哥咖啡,重溫那二戰時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
- 上一條:菲斯古城:世界最大的步行街
- 下一條:馬拉喀什:真實的海市蜃樓